重新啟航的知識口岸:新竹沿海地帶的社區圖書館

重新啟航的知識口岸:新竹沿海地帶的社區圖書館

2022 年 11 月 27 日

接鄰舊港港門寬,輻輳漁舟益壯觀

鷁首檣高懸盪漾,馬頭浪激望彌漫

鳳崎翠頂餘霞散,蟹埔澄灘夕照殘

飽孕乘風航萬里,婆娑片片逐波瀾

                                      ─ 南寮帆影


這首〈南寮帆影〉是新竹詩人范根燦*註1 所作,短短數句就生動地描繪了新竹大河出海口的沙洲夕照、水色波濤,船行出入的繁盛景象躍然紙上。當今天人們再談起這片沿海地帶的歷史時,往往會以1731清雍正年間設巡檢司,作為竹塹開港的正式起點。自此,這裡成了地方政府操辦貿易的官設「正口」,也得益於與中國東南沿海直線距離短,人員、貨物往來便利,所以是當時利於北台灣開發的不二之選。

此外,史料中也有從陸路觀點力薦發展竹塹的論調,例如曾隨哥哥來台伐朱一貴的藍鼎元在〈謝郝制府兼論臺灣番變書〉中,就認為竹塹居彰化、淡水之中,應該加強駐兵設防、招募墾民移入,以確保南北交通的安全便利,打通台灣西部疆域,足見竹塹無論於海於陸都是清政府統治台灣早期的重要樞紐。

不過隨著更多史料的深入研究,一些學者指出早在十八世紀初漢人「首墾」竹塹之前,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贌社(區域特許貿易商)紀錄,就留下了不少竹塹溪出海口與新港仔溪(約於今苗栗後龍)兩地居民的船運進出口數據,證明十七世紀中葉的十多年間,漢人大規模移墾、清帝國行政力量進入以前,地方部落和零星漢商就已經使竹塹港成為台灣北部重要的貿易口岸。

順著時間序,翻閱清政府為強化治理而留下的古地圖,在十七、十八世紀之交(約康熙四十年前後)繪製的臺灣輿圖中,今日的新竹一帶便標註了眩眩社、竹塹社等地方部落和竹塹港,側面證實這個口岸在清廷統治以前就已經具備一定份量;而數十年後繪製的乾隆臺灣輿圖中,竹城已然建成,港南海濱築起了砲臺駐兵,沿岸更是比前圖多了槺榔莊、船頭港莊、蔴園莊、萃豐莊、蠔殼港莊(今新豐與桃園新屋交界處)等聚落標記,透露著漢人移民在竹塹落地生根後,除了漸次迫近內山墾拓,西邊河海口岸百姓的生活空間也在官方視野中逐漸穩固。

《康熙台灣輿圖》局部可見新竹一帶標註有竹塹港、竹塹社、眩眩社,目前學界研究推測此地圖繪製於17、18世紀之交。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遺憾的是,新竹沿海數百年間難逃漂沙與河口沖積導致的陸化,竹塹港從「海口前本寬大,船隻三百石者往來甚多」*註2 、「港闊水深」*註3 ,變成只能通「一、二百石之小船」*同註2。雖然早期竹塹港多以頭前溪和鳳山溪海出口沖積的「船頭溪洲」為主要停泊地,但重修或搬遷的次數仍多不勝數,即使嘗試在溪口南岸另闢新港口,商船出入往來仍然十分不便,竹塹郊商甚至一度改以香山港為出入口岸。位處河口,兼具泊船和聯通內陸功能的竹塹港,就這樣一邊面對著支流紛雜、沙洲遍佈、港口淤積等等先天不利的條件,一邊憑藉貿易機能和竹塹城相互依存,直到1932年才正式與商港角色告別。


延伸閱讀:萬昌造船廠,造船一世紀,見證時代百年產業


隨著商港轉運功能淡出,港口周邊不復往日榮景,人口持續外流,部分街庄廢棄遷移。雖然1959年和1991年先後新建南寮漁港和新竹漁港,但水深不足與反覆淤積等等問題依舊,即使這裡是北部漁船的重要作業基地之一,也曾經有過豐收時刻,但漁業仍然是個仰賴環境資源豐枯,起伏難料的謀生之道。或許因為環境所迫,表面上新竹與中國東南沿海的民間通航被禁,但南寮在1990年代前後還是盛行出海與對岸船隻私下交易,禽肉水產、香菇瓜子等農產都是常見的商品,甚至出現過漁獲量下降,登記漁船卻不減反增的特別現象,直到中央強勢集中取締後才逐漸改變。

二十年來,變遷中的南寮漁港先後嘗試了觀光魚市、遊艇碼頭、海釣活動等各式各樣的休閒產業,希望能在波折的蛻變之路上找到更多生機。近幾年,漁港和海岸地景持續引入更加現代的工法和觀念再造,大家最熱愛的觀海平台以緩坡和植被重整、頂點就是呈魚鱗形排列的拋石護岸;半戶外的流線建築波光市集,將階段性地與整修中的漁港漁產直銷中心交替使用;較為靠近南寮市街中心的運動公園則將本來閒置的荒埔改造為充滿特色遊具的綠地。若一路向南走去,香山綿長平緩的海岸也有不同功能的平台方便親近濕地生態,遠跳壯觀的沿岸風機和澄灘夕照。

然而,對於新竹市沿海這些與城市核心若即若離的村里,漫長轉型中除了硬體建設,各種資源都不可或缺。圖書館作為收藏與流通多元知識的平台,也是當代文化公民權(cultural citizenship)最具體的基礎建設之一。南寮、香山、鹽水三地的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分館,十年內都曾整修翻新,依舊貼近著當代社區居民的需求,各自也與當地的里長辦公室、國小禮堂、社區活動中心等單位共用,讓單一建築複合更多功能,公共空間的服務得以覆蓋廣大的南寮和香山南北社區。

複合了不同市民公共空間需求的南寮分館。


南寮分館由小而美的理念出發,專注以童書、親子教養、漁業和海洋文化等特色藏書為目標,希望打造一個適合親子共讀和終身學習的多元空間;位於香山國小禮堂一樓的香山分館,外形有辨識度極高的曲線屋頂和造型窗,為香山街道景觀注入了一股流動的活力。同時,不少新竹歷年文化活動出版紀錄、社區文史的調查文獻,甚至竹塹古地圖研究等等書籍,目前都收藏在這裡;鹽水社區活動中心二樓的鹽水分館則緊靠西濱公路,讓南香山的社區居民能在簡約開闊的閱讀環境中,眺望遠方的海岸線。近在咫尺的豎琴橋、海山漁港、海之聲,再加上館內的海洋生物裝飾和豐富的生活旅遊類藏書,都讓這座圖書館充滿了獨具位置特色的休閒氣息。

2013年起,這些跨越不同行政區、各具特色的圖書分館已經實現了通閱通還服務,讀者只要在網站簡單申請,就可以檢索共通的藏書資訊,甚至跨館借還書。此外,由於新竹縣市的居民時常往返兩地,兩方都在積極尋求共享串連,現在只要到圖書館網頁申請「一證通」服務,就可以利用單一縣市的證件借閱兩方圖書館的書籍,不僅借閱上限分開計算,還可以新竹市或縣圖書館的任一分館歸還。這些便利雖然看似單純,但長期來說大幅降低了民眾利用圖書的成本,增加了這些知識流通和被使用的機會。

緊鄰國小的香山分館是周邊街道上活潑的風景。
鹽水分館空間開闊、視野貫通,窗外還能看到綿長的香山灘岸。


作為曾經的物流核心的河口商港,新竹沿海不只曾是北台灣船運的重要節點,也親自走過轉型歷程中各式各樣的艱難。從交通樞紐、漁港,到圍繞休閒觀光的發展主軸,南寮和香山的歷史都是字面意義上「滄海桑田」的見證。

軟硬體的建置雖然不足以在一夜之間,就解決南寮、香山百年變遷所衍生的困境,但積極的嘗試和環境營造,無疑是找到最佳排列組合的重要一步。公共建設不僅要考慮從產業、文化、休憩的角度,重新找回地方繁盛的生命力,這些分館也能扮演蒐集、介紹和流通新竹沿海故事的主要基地,為本地學子和外來遊客打開一扇認識在地文史的窗口,成為新竹沿海地帶的下個百年最穩固的基礎。


註1:范根燦,新竹詩人,其所屬「竹社」為新竹歷史最悠久的詩社,由地方文人在鄭用錫過世之後創設,日治時期活動最為鼎盛,後與相對之「梅社」合組為「竹梅吟社」。

註2:出自1860年代至1870年代初,《臺灣府輿圖纂要》

註3:出自1741年,《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參考資料:

陳立台、鄧時中(1998)。《南寮漁村史》。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曾妤珊(2018)。〈與世界擁抱:荷蘭文獻《熱蘭遮城日誌》中的竹塹地區〉。新竹市文化局。

韋煙灶(2018)。〈從歷史文獻看新竹沿海地區的環境變遷〉。新竹市文化局。

羅崧源(2019)。〈南寮漁港的生命史〉。新竹市政府。

彭婉儀,邱月亭,朱培綺(2019)。《城市的進擊 新竹經驗-在這裡徜徉 超越天地的港灣:新竹南寮漁港 蛻變紀實》。新竹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