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家的青春異想:專訪視覺設計師朱婉萍

走進藝術家的青春異想:專訪視覺設計師朱婉萍

2021 年 12 月 10 日

視覺設計師朱婉萍有著十餘年從業經驗,從插畫、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到品牌整合行銷都曾涉足,除了各種合作的資歷豐富,也曾經與朋友一同創立經營餐飲空間。這次,他畫筆下活潑的角色和細膩的文宣視覺,跨越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動物園分館和青少年館兩處,各三大主題,將近半年的六檔書展和活動。

究竟在兒童、青少年與閱讀的軸線之中,他是如何創作出這一系列風格各異又靈動協調的人物、動物,又是如何顧及色彩並打造每個奇幻的場景呢?

近幾年,新竹市的公共閱讀空間充滿了多元活力,除了各個行政區原有的圖書館分館,由閱覽室升格的青少年館,以及動物園中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的分館,都成為不同年齡的市民漫遊書海的潛在節點。為了突顯各具特色的分館主題,自然也少不了借助選書、展陳,甚至講座、工作坊等形式,為豐富的館藏增添閱讀路標。

回顧動物園圖書館開幕以來的文宣與展場視覺,這已經是朱婉萍第二年參與主題分館的設計。相比於不少資歷相仿、接案數量大的設計師,他形容自己的創作選擇十分「佛系」。

大部分的視覺設計不需要過度深入主題的意義與故事,只需要最基本的資訊傳達和美觀的版面,然而作為蔬食者的婉萍為了不讓工作與自己的理念衝突,因此選擇拒絕了很多與動物友善相悖的案件,例如葷食餐廳的品牌視覺等等。一開始,他也不確定這樣的限制是否會讓自己陷入無案可接的窘境,因為即使在地方農產、環境與文化的領域,還是有很多葷食商品的潛在客戶,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後,他發現即使沒有特意積極對外宣傳,傾向環境友善與蔬食的客戶,反而可能因為這樣特殊的形象而輾轉找上他。幾年下來,他也漸漸接觸到更多與自己理念相符,且需要投入不少時間深入研究發想的專案。

而這次兩個分館的書展和活動,也蘊含了婉萍以視覺傳遞故事的巧思。動物園分館的第一檔「好想長大」呼應了孩子的好奇心,將場景設定在沒有任何限制、充滿無限可能的太空中,而後續「想你陪伴」與「特別的他」則回到新竹動物園本身,以書本搭建園區中令人印相深刻的真實場景,例如浣熊遊戲區的小屋與河馬的水池,馬來熊、紅鶴、河馬等等備受遊客矚目的動物,也化身圖中可愛的角色,陪伴孩子一起閱讀。

如果觀察畫面中的其他細節,或許能發現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還有一隻淺藍色的小精靈貫穿了三個場景,婉萍解釋道:「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他自己才知道的朋友,存在他的想像中,一直陪伴著他,所以在每一個主題場景中我都希望有他的身影。」

在理解了我、你、他的定位,對他人和世界有了初步的認識後,下一個階段的人生主旋律勢必有巨大的轉變,婉萍在青少年館的一系列作品中使用更銳利的線條,傳遞冒險中的主見與碰撞,與動物園分館活動視覺柔軟的筆觸形成鮮明對比。

作為個人生命「夢想的實踐者」,主角先是背著行囊在門前張望,一旦踏上冒險的旅途,就能在廣闊繽紛的世界中閱歷數不盡的人物和故事,這些新鮮事物無時不刻地在挑戰與擴充我們既有的認知,讓人彷彿穿梭於充滿變幻的奇異空間之中。向外探索的過程不僅在成長中開拓了我們的眼界,經過時間的沉澱,也會漸漸化作思考的養分;看似無關的經歷或挫敗,終將在反省與覺察中串聯為嶄新的風景。雖然不再有想像中的精靈朋友相伴,我們仍然能透過閱讀觀照環境與個人,反思生命的過去和未來。

在這三檔為青少年讀者創作的視覺中,除了場景、筆觸和角色比起動物園的系列更「不可愛」之外,啟程時的嫩綠生機、探索中桃紅色與黃色的生動活力,以及回首來時路的冷藍色調,都是婉萍基於色彩心理學而做出的選擇。雖然這種深入策展主題、從細節呈現脈絡的設計思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心力,但對於「任性」的他來說,遵循自己相信的價值、充分理解設計背後的故事,並在視覺中的方方面面再現,正是他所選擇與堅持,並樂在其中的創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