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竹生活》01 中央市場吃早餐 帶路人:邱佩柔

《我在新竹生活》01 中央市場吃早餐 帶路人:邱佩柔

2019 年 11 月 20 日

我在新竹生活#01 中央市場吃早餐

帶路人:邱佩柔

我在新竹生活路線,由在新竹生活的帶路人,窺探新竹的市井、山林、人文風景、日常生活。#01 中央市場吃早餐 帶路人邱佩柔,是新竹竹東人,目前為或者文旅店長。2016~2018年間經營城邊文旅,成為新竹市舊城通。建議是,如果要好好地認識新竹,勢必從傳統市場開始。市場裡的勞動人力密集,大家早起工作、體力消耗快,較為傳統的老字號,則提供快速補充能量、口味重的飽食早餐;也有提供早起採買的婆媽們食用的早餐熟食;也有符合現代年輕世代、創新口味的早餐。

林記油飯、紅麴米糕

「第一攤其實不是這裡,但是如果有經過一定會買林記家的油飯。」一看到西市場入 口的林記油飯,佩柔不顧車水馬龍的西門街,逕自在路邊豔陽下介紹林記所有的產品、如數家珍,「來嚐嚐這個紅麴米糕!」她解釋多數的流動攤販會聚集在中央市場的入口處一帶,往裡面走,才會有真正固定且老招牌的攤位,林記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家。

三巷43市集現磨豆漿

往內走三五分鐘,看到「三巷43市集」招牌,就知道現磨豆漿到了。這裏由中央市場形象商圈自治會長呂正祥經營。呂正祥,54年次,身形高大黝黑,笑容開朗,招呼我們一群人喝豆漿、看到鏡頭馬上切換到說故事模式:「有這個市場的時候我們家就在這裡了,我就是這個市場養大的孩子。」他父親這代即在西市擺攤做生意,從豬肉攤開始:「聽到人家說什麼好賺我父母就去做,賣衣服也做、賣豬肉也做,那時候一條豬可以賺一千多塊錢哪,但你可知道,上班族的薪水每個月也才四五千塊。」

每天早晨,他的父親會騎著摩托車到屠宰場載回兩大片豬身,到了市場往攤位一放,就到台電公司上班,接下來賣豬肉就是母親的工作了。放學後的他不想寫功課只想玩耍,在市場每個攤位鑽來鑽去,為了不讓母親發現自己貪玩,就裝作在叔叔阿姨的攤位幫忙做事,「他們看我長大,後來我女兒也在這裡長大。」

看著父執輩在這裡辛勤一世人,如今他也成為父親,世代更迭,經歷西市場最為風華的時代,當今的消費力雖然已經轉移到大賣場,西市場仍是新竹主婦們早晨買菜的主戰場,充滿活力。呂大哥認為帶入新世代的趨勢、活化西市場很重要,於是幾年前接下了市場商圈自治會的會長一職。

呂大哥另一項正職是米農,種稻米、黑米、黃豆、雜糧等,在三巷43市集賣現磨豆漿。今天的城隍祭,呂大哥與西市的叔叔阿姨一起包裝了四千包的建康平安米,準備在城隍祭活動後發放:「我種的米不賣的,拿來送。」他在千甲、東海都有幾分地,自然農法,種植台梗九、台南十六等品種。一問之下,新竹冠軍米農田守喜也是他的貴人,協助他找田地、找米的苗種、收割、碾米等作業。

「說太久了,對噢你們要來吃早餐,我帶你們去糯米餃,那裡才是新竹人吃早餐的重點!我先跟他們打聲招呼,他們不喜歡被拍,會生氣喔哈哈哈...」

中央市場糯米餃

糯米餃的老闆與工作同仁,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友善很多,一定是呂大哥在場的關係,氣氛緩和,整個攝影組的拍攝其實蠻順利的。最後我們被招呼坐下,大家都吃完一碗飽滿的糯米餃才滿足離開。糯米餃不是包糯米的餃子,是內餡有肉的糯米皮餃子,煮熟後晶透就像是水晶餃。熬煮內餡的調味是「源珍油膏」,佩柔轉頭指向堆在 角落的紙箱:「他們就這樣把紙箱放在那裡—源珍醬油可是新竹老字號醬油品牌,品質特別好,熬煮特別入味、香濃。」

除了糯米餃,也有台語俗稱的「扁食湯」,「現在的年輕人聽不懂扁食了啦,雲吞、餛飩、扁食搞不清楚對吧,扁食內餡較細緻,是閩南人的通稱。」菜單也有總合湯可以點:內有糯米餃+扁食+貢丸。現場吃,也可以買一盒新鮮的回家煮。

樹林貢丸

完食經典早餐糯米餃之後,所有的人已經十分飽,相約到隔壁的樹林貢丸買伴手禮。貢丸攤現場,無論是「前台」、「後場」購買的人潮絡繹不絕,前台後場即是傳統市場中,很典型的現做現賣。「後場做、前台賣;當天做、當天賣,根本不需要考慮放防腐劑的問題。」老闆驕傲的說。雖說已經十分飽,大夥兒還是很心動的吃下一顆剛出爐熱騰騰的貢丸,「這個才是新竹貢丸真正的味道,沒有腥味、沒有硼砂等化學藥劑,就是現做新鮮的貢丸!」

雜糧行

身形瘦高、有著書卷氣質、微笑靦腆的老闆,在三坪不到小小的攤位為我們介紹著鹼粽的吃法。環顧著這個小雜糧攤,光線明亮卻不刺眼、物件整整齊齊地各就各位,逐一窺見老闆的貼心,有半斤的綠豆、紅豆、黃豆、五穀雜糧等、小包裝的乾貨、瓶瓶罐罐的甜醬辣醬,全部一塵不染。

吳家老麵饅頭

該吃的、該買的確定都入口入手,一行人悠悠晃晃的來到西市攤位的暗黑小巷弄,抬 頭一看,是賣小饅頭的攤位,飽食得說不出話的大家都站得遠遠的,只有帶路人佩柔熱情向老闆夫婦打招呼。

「這個絕對要試試,不然就白來了....」佩柔說著說著就遞出一顆顆的小饅頭,小饅頭只有半個手掌大小,原本想要拒絕接手的大家,被推到眼前的香氣迷惑了,一人吃了一口。老麵麵糰,就是不斷地延續上一次的舊酵母麵團與新麵團繼續發酵。甜香混合著麥香,不禁想要在口中再三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高麗菜包你們也要試試看,不能只守著『高山高麗菜最甜』的迷思,不同的季節,對高麗菜要懂的慎選。」最後我們還試了萬丹有機紅豆製成的紅豆包才不捨離去。在這個物美價廉的吳家饅頭,嚐盡台灣南北最真實的物產。

桂花潤餅

背後一轉身,即見桂花潤餅的紅燈籠,只見買潤餅的人客大排長龍,潤餅攤位的玻璃小廚櫃內,生菜與各式內餡一字排開、鮮嫩欲滴,也排列著芝麻醬、千島醬、芋泥各式醬料。我們待老闆歇息片刻,詢問之下,才知道老闆夫妻倆每日清晨三點需起床製作潤餅皮,餅皮醬一天要做至少三十斤以上,訪談期間人潮仍絡繹不絕,老闆依然耐心解說,並友善地遞出另一張文宣,告訴我們還有二店在延平街,賣有各式的海鮮粥,建議我們有時間可以前往品嚐。

除了上述早餐,編走編吃小組還自行探索其他有趣的市場小吃,發現漏掉了芒果便當(?)以及當天的長桌市集,一群人從早餐吃到了午餐,最後在會長呂大哥的搭伙餐桌上,吃了最後一道食物:呂大哥的白米飯,這是他與一群在地農友自己耕種的,是另一段故事,將收錄在 #02 在新竹種田吃新竹米 的影片中

-

延伸閱讀新竹市:

坐擁全台古蹟密度最高的新竹市,自新竹市建墾的三百多年以來,一直是北台灣的政經中心,直到台北大稻埕崛起。

新竹城歷經三個不同大小的建城:竹城、土城、石城,城門加總起來超過17個,目前僅存東門城迎曦門;建城過程非官方所蓋,而是以群眾募資方式,民間集結錢財人力而成;亦,新竹建城文獻,是華人四千座城市裡,唯一被完好保存下來的;新竹知名的城隍廟,更是全台城隍大總管,每年農曆七八月,全台城隍前來參拜新竹城隍爺,市中心熱鬧非凡;每年霜降時節,特殊地形與季風,造就新竹九降風,形成全台最多米粉產量、柿餅產量的特殊地產,則是眾所皆知。


《我在新竹生活》01 中央市場吃早餐

帶路人:邱佩柔

文字:readmore 編輯組

攝影:張城獻、陳彥楷

剪接後製:張城獻

特別感謝:呂正祥、各位早餐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