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客委會提出了對「臺三線」的新見解,從「水路」、「細路」、「公路」三種不同屬性的路徑,重新詮釋客庄的文化脈絡、自然環境與生活型態,嘗試用這樣的新概念將「客家」重塑為獨樹一幟的台灣風格。
在當代客庄現場,公路是居民與遊客往來的必經之途,細路則是登山健行、戶外活動愛好者的好去處,唯獨「水路」在這個已經普遍離農的社會中相形突兀,大多數人早已遠離耕種灌溉,人們與「水」漸行漸遠,似乎已經忘記每一條碧綠平緩或蜿蜒湍急的溪流,每一條先民用雙手開鑿的水圳,都承載著地方的歷史記憶。
在新竹鄰接苗栗的山區中,峨眉鄉以「峨眉湖」的風景廣為人知,是不少觀光客的目的地,而在這片湖光山色的背後,其實就紀錄著一段先民篳路藍縷、開山拓墾的故事。循著水路和溪谷走進內山,我們得以窺見漢人移墾的歷史,和客庄聚落的發展進程。
移民眼中的「化外之地」──竹塹城外東南方
1718年,王世傑率領泉州族人於竹塹埔屯墾,是漢人首次開墾這一帶的先驅;1725年,清朝政府將淡水廳治設立於竹塹,以刺竹圍作城牆,在城區開始有了大規模的商業、教育與文化活動,並開始由竹北、新豐至東北山區的竹東、芎林、橫山一路向內開墾。然而經過一百年,唯獨竹塹城外「東南」方向,一直是當局未敢前進之地。
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北埔、寶山及峨眉地區,後來也被統稱為「大隘三鄉」。過去這三地因為地形封閉、大小山川阻隔,長年不易與外界往來,不過真正令墾民卻步的原因,在於此地三十多個賽夏族及泰雅族聚落,山區邊界漢番衝突、搶奪農糧等等狀況屢見不鮮。相較於城內市街規劃逐步完善,城外東南方的山區長期被視為蠻荒之地,地方政府鞭長莫及,是整個竹塹轄下最晚開發的區域。
為了避免衝突,大隘地區長年劃設在土牛界之外,因此漢人開墾前的文獻紀錄相當少,但我們仍然可以在日治時期出生於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今新竹縣北埔鄉)的台灣文學作家龍瑛宗先生筆下,自傳色彩濃烈的小說或是日常隨筆中,看見家族祖先被番族「馘首」的這段歷史陰影,仍縈繞在後然而心頭,揮之不去:
較好的平野都被先移民來的福建省的漳州人和泉州人占據著,加上語言不通,他們便進入人煙更稀少的內陸。他們停下來的地方是台灣北部蕃地附近。渡台第一代的杜南遠的曾祖父和三個侄子築造了茅草的小竹屋,暫時居住在那裡。有一次當曾祖父到附近辦事時,帶來的三個侄子遭遇泰雅族出草被殺,沒有頭的三個屍體被拋棄在地上。
三個都是很年輕的侄子,凝望著不言不語的無頭死屍,回憶雲煙遙迢的大陸的故鄉,曾祖父的心肝碎裂。
三具屍體被倉卒地隨著淚水埋葬在一個坑裡,連個墓碑都沒有。
──〈夜流〉,龍瑛宗
龍瑛宗家族來台開墾以來四代的成員中,就有三次被原住民「出草」的真實事件發生,加上作家當時苦於現實生活的重擔,因此他筆下的北埔瀰漫著陰鬱苦悶的氛圍,顯然與現在眾所熟知的「悠閒山城」形象截然不同。
前進神秘深幽的城外東南方
在清政府建竹塹城百年來,因為遲遲無法整治東南內山,徹底處理「番害」,竹塹地區也一直無法發揮整體隘防的作用。1834年,淡水廳同知李嗣鄴才著手開山撫番的工作,希望能增加對這片區域的控制。然而長年無漢人涉足的神祕禁地到底該派誰去?有誰敢去?首選就是於樹杞林南重埔(今竹東鎮三重埔)一帶,有與原住民交手的成功經驗,並獲得土地主導權的九芎林庄總理──姜秀鑾。
東南山區拓墾工作茲事體大,土地面積與開發規模在新竹都是史無前例,得投注巨額資金和人力,李嗣鄴命令粵籍姜秀鑾、閩籍林德修擔任墾戶首,以跨籍合股的方式組織了全台最大的墾號「金廣福」,由姜秀鑾位居第一線負責武裝移墾工作,林德修則留待城內處理行政業務,後又因林德修去世,改由周邦正接管。
初入內山的姜秀鑾召募了上百名隘丁、墾民,從樹杞林(竹東)進入大隘地區拓墾,以防禦條件最佳的「北埔」作為金廣福辦公室及開墾中心,峨眉地區則因為地形複雜,不知原住民潛藏何處,因此只能選擇順著峨眉溪畔較為開闊的路線進入。整理吳育臻與吳學明的研究,金廣福的拓墾進展可分為三階段:
根據這張金廣福的拓墾路線和時期表可知,溪流與河階地形導引金廣福墾號的入山路線,從峨眉溪的上游至下游,順著峨眉溪的「主流」-「支流」-「支流上游」路徑成功擴張生活空間,移居人口也隨之增加,墾民逐漸定居形成聚落,完成金廣福墾隘組織在大隘地區的拓墾事業。
從河而來──峨眉河階聚落的誕生
峨眉溪發源自鵝公髻山,兩岸為平緩的河谷沖積平原,有利於墾民進入沿途開墾、前進山區,也因為峨眉溪曲流蜿蜒穿山而行,凸岸河階彎如眉月,此地先被命名為「月眉」,直到1920年才因為與其他鄉鎮地名重複,正式改成「峨眉」。
百年前先民循河流入山的拓墾路線,和依山勢而異的謀生方式,仍然影響著今日峨眉的區域發展與生活型態,使得峨眉的聚落、產業都呈現三階式的分布:
- 第一階:地勢最高,早期可防禦外敵、適宜民居,是主要人口聚集地。例如:峨眉村、富興村。[1]
- 第二階;丘陵地形為主,因取水不便故多埤塘,以種植茶葉、柑橘居多。例如:湖光村、石井村。
- 第三階:經過河流沖刷,地勢平坦但面積狹小,以種植水稻居多。例如:中盛村。
峨眉溪的主流所經之處,都是現在鄉內人口的主要聚集地,而每層河階都因地制宜發展出代表產業:第一階的河階面是集村所在,從古至今皆是峨眉的行政中心位置;第二階曲流河階地多丘陵、坡地,大多屬於散村型態,以種植茶葉、柑橘居多;第三階河階面則是最靠近峨眉溪的溪畔平原,因為地勢相對平坦,適合稻米種植。
一直到今日,「米、茶、橘」都還是峨眉鄉重要的農產品與經濟作物,勾勒出這段墾拓史最立體的面貌。
相較於北埔姜氏家族主導周圍村庄的地域整合與祭祀活動,峨眉則受峨眉溪樹枝狀水系的特徵,以及河階地形的影響,導致各聚落位置分散,各地事務相對「自成一體」,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大姓大戶,例如中盛楊家、赤柯坪黃家、富興村曾家。至今這些大家族仍然都是峨眉的主要大姓,是各村的主要人口,這些都是當地開墾氏族的後人,仍在當地開枝散葉的鮮活證明。
峨眉溪是一條豐富的水路,它見證了墾民拓墾的歷史,提供另一條思索客庄形成的路徑,它是客家人生活、生產和經濟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整個大隘地區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景。當潸潸河水流入庄頭、沿著水圳彎進了農田,水也就跟著見證了人們的生活起落。水是生存的必須,也是生產糧食的必須,水路也是先民生活一條條的足跡。
參考資料:
吳育臻,《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895)》,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王惠珍,〈文學地景的想像與重構:以跨時代作家龍瑛宗的故鄉書寫為例〉,《台灣學誌》11 期,2015年4月,頁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