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異數》(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一次關於「做研究」的訪談中,曾經討論到當代圖書館的價值。對於這個不少人心中的疑問,他直言很多網路時代以前的知識內容仍未數位化,無從輕易透過Google尋得。雖然搜尋引擎很適合直接檢索特定內容,但實體書籍空間(如圖書館、書店)能提供相關內容中略帶差異的結果:在你的目標之外,周邊架上的其他書籍可能會勾起你的興趣,對你的研究產生意想不到的幫助,這種偶然的驚喜是仍然無可取代的。
在今日的新竹市,位於東大路的文化局圖書館總館正在籌備改建,尚未能以嶄新的姿態承繼城市閱讀空間的重任,所幸,市內的各個行政區都至少有兩處分館,讓館藏得以在這段過渡期繼續流通,新書也能持續被收藏。即使在這個資訊流通已經極為便捷的年代,圖書館依然是人們在自家附近就能近用知識的關鍵途徑,而服務足以覆蓋更多社區的分散空間,無疑就是文化平權在一個都市地圖上最完美的體現。
從古城核心到持續東擴的「邊緣前線」
在時間長河中由新竹舊城區向東望去,日治時代起陸續興築的官舍建築、不斷新闢的住宅區、鐵路設施、公園,甚至大面積的工業區,都標註著城市邊界在不同時代的持續擴張。即使是過去開發相對滯後、水利設施較晚成形,又鄰近土牛界的竹塹城外東南區域,也在歷經早期坎坷波折的開荒多年後,從一個以信仰凝聚的分散聚落,搖身一變成為新世紀移居者趨之若鶩的落腳處。
無論是先人在此墾殖建城、日本執政者以公共建築和交通設施重塑地景,還是戰後湧入台灣的外地軍民,到近代深刻改變新竹生活風貌的科學園區,這座城市的邊界向來都在隨不同階段先後移入的居民擴張、變形、重組。大量的移居者和日益便利的交通,一度讓新竹籠罩在周邊新興都會區的拉力陰影下;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型態,更讓不少園區人甚至無暇顧及最低生理所需之外的生活,遑論對這處棲居之地日久生情。
即使不少新新竹人還是逐漸適應以工作為核心的步調,同時真正落地生根,但在這座平均收入可觀、消費需求旺盛的科學城,公司與住家之外的多數「第三空間」,似乎也正被商業場所填滿,除了「花錢買空間」,市民的休日幾乎無處可逃。消費取向的空間雖然滿足了不少市民的物質與心靈需求,但都會流行品味的同質化,卻可能讓新竹的面貌向其他直轄市的風景靠攏,失去獨一無二的地方色彩。
在城市屬性趨向扁平的現實中,新竹生活圈擴張引起的衝突,已經由族群之間的農地爭端,轉為消費地景和相對開放的公共空間之爭。其中,將歷經時間積累的知識與文字,下落至實存空間的圖書館,無疑是後者最重要的陣地與堡壘。
青少年館
座落於護城河畔、北大公園後方的青少年館,主建物原為建於大正年間的「旭診療所」,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後又曾移交予衛生試驗所、警訊所等單位使用,不只圖書館本身就是市民共同的時間膠囊,特色鮮明的建築更是不少新竹人心中屹立多年的風景。
如今重新修整升級的青少年館結合鋼構與大面積玻璃帷幕,營造出貫通明亮的室內空間;磚和大面採光相互襯托,即使在室內閱讀也能欣賞到館舍外豐盛的綠地和大樹。呼應圖書館的主題類別,這裡的藏書以青少年文學、觀光旅遊、漫畫為大宗,寬闊的大階梯座位區、懶骨頭,讓各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探索最適合自己的閱讀之姿,老新竹的舊空間也能迎接更多讀者,繼續它與這座城市未完的故事。
金山分館
金山分館座落於光復路和金山街間,163巷底的金山里集會所二樓,巷口就是里長暨文史工作者吳慶杰老師的「服務處」──金山面米店。由於與集會所共用空間,金山分館館內空間小巧,至今都還保留著許多令人熟悉的「圖書館印象」該有的韻味。雖然藏書總量不算多,但區域功能齊全,從中外文書籍、多媒體閱覽位、報章雜誌到兒童書應有盡有,成為對周邊步行範圍內的親子、學生和長輩來說,最日常而親切的閱讀空間。
龍山分館
曾經是市場空間的龍山綜合大樓被鄰近科學園區的住宅群環繞,但卻曾歷經多年閒置。2021年,市府活化再造二到四樓空間為市圖龍山分館,讓這座略呈階梯狀的建築除了一旁便利的停車空間和一樓超市,還多出一抹持續向上延展的墨綠色,彷彿靜靜地邀請讀者走進這片圖書森林。館內半開放的弧形書架柔和分隔不同功能空間;錯落蜿蜒的閱讀台階宛若丘陵梯田,完美契合淺木和墨綠色的自然氣息。年輕的父母與孩子在充滿探索趣味的美麗圖書館共讀,再下樓採買晚餐食材後回家,這樣的場景不只代表一棟曾被遺忘的建築重新走進市民的生活中,也展現了有魅力的實體空間,能繼續讓紙本書籍出現在你我平凡的日常之中。
這些已然鑲嵌在市民日常中的圖書館敞開大門,我們不需要花費任何一杯飲料的代價就能自在遊走於館藏之間。它們通常步行可及,是外於住家、公司或學校,最理想的中介空間。這些館舍隱身在城市中的不同角落,串接起新竹過去的發展和今日快速改變的生活風貌,在許多意義上真正令人得以暫時擺脫密集的生產與消費,在閱讀中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