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藝傳香火、守心願:照耀竹塹的明冠手工燈籠

百年工藝傳香火、守心願:照耀竹塹的明冠手工燈籠

2022 年 6 月 7 日

位於新竹長安街上的明冠燈籠店,由周老闆與母親曾須美經營,開業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目前竹塹城內僅存以手工繪製字姓燈/神明燈的店家。

周老闆出生於民國60,新竹人,是明冠燈籠傳承至今的第五代老闆,23歲時因父親驟逝,與母親曾須美兩人共同接下家業。從一開始對燈籠完全不會,只能憑著過往與父親的記憶中探尋,靠著自己從做中學,在失敗中累積經驗。近30多年的製燈經歷,成為守護臺灣在地文化及傳統工藝的重要職人。

母親曾須美生於民國32年,新竹人。28歲嫁入周家,一直是先生在製作燈籠上的得力助手。看著竹塹城裡新舊光陰的交替,面對快速變動的世代,她和周老闆仍以手工做著不變的事,延續著每一道工序。


在沒有電力的過去,燈籠是一種照明工具,先民的日常倚靠天光,夜晚就必須仰賴靠燭火、燈籠來照亮黑暗。後來,燈籠逐漸被廣泛使用,成為元宵等歲時節慶與傳統文化上的重要代表。從婚喪喜慶、禮俗活動與廟宇信仰,燈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佛、道教的信仰中,燈是元神的象徵,佛教經典裡亦提及,「慧燈不滅,法輪常轉」,於是點燈、點燈,猶如點亮內在心光,開啟智慧。 「添燈」又有臺語的「添丁」之意。一盞燈籠,從照亮來時路,自古以來所衍生出的意涵與樣式也越來越多,在點燈的同時,也意味破除黑暗與煩惱。

變動世代 以不變的心手繪燈龍

早期,北門大街上匯聚了許多郊行商舖,是竹塹城內最早的貿易商業街。過去在北門、長和宮及愛文街一帶,有許多製作字姓燈、神明燈的燈籠店,如今僅存在長安街上的明冠燈籠。 每一盞字姓燈、神明燈的製作都融合各種工藝,從破竹筒、削竹片、編骨架、上布、抹菜燕,都蘊含著結構力學與古法智慧,完成後,還得在燈面上融入彩繪、書法等視覺創作,在繪圖寫字前,必須在圓形的曲面上構思如何精準拿捏上下平衡與左右對稱,這些都是歷經多年的磨練,除了靠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還得耐得住長時間的工時。

「手工製燈的過程中哪個步驟最難?」訪談中我這樣詢問,明冠燈籠的周老闆笑笑的回答道,「都不難!最困難的是一顆想要保存下來的心。」隨著時代的改變,居住環境從原本三合院、透天厝到如今的電梯大樓,住宅空間越來越難取得,年輕一輩家中的神明廳也逐漸消失,許多老師傅也因年紀大,年輕人又不太願意承接,形成市場日益萎縮,全臺的燈籠店所剩無幾,但明冠燈籠仍堅持在變與不變中,用慢工細活守護傳統,為工藝保存美好的人文價值。

位於新竹長安街上的百年明冠燈籠店,至今已傳承五代,早年由周阿公與周爸爸經營。

「沓沓滴滴」的燈籠製程

面對傳統燈籠工藝日益式微,今年已80歲的周媽媽說, 「一對燈籠可以用到20、30年不成問題。但現在越來越少人會訂製新燈了。」她憶起早年的訂單多以各廟宇在神明生辰祝壽時,會舉辦遶境、陣頭等慶典活動,這時廟裡的燈籠就會汰舊換新。有些宮廟在每年換一次爐主時也有燈籠的需求。而越靠近農曆過年,則是一般家戶在清掃神明廳時就會置換舊燈,「以前生意好的時候,常常一次訂購都會超過200、300對燈籠」,當時只有她和周爸爸兩人在做,每天日以繼業的趕工。「做燈籠要一直拿大菜刀劈竹、削竹、凹竹,太多沓沓滴滴ta̍p-ta̍p-tih-tih(臺語:細微繁雜的工序)!以前常會覺得手時不時就很酸,感覺要故障,現在老了則是換腿。」

 即便手被菜刀或竹籤弄受傷了,周媽媽靦腆地說,「以前哪有可以休息!只好藥布貼著繼續做!」 做一對純手工打造的燈籠至少得花上3周的時間才能完成,技術難度高又得久坐、久站,不但耗時又耗力,加上一對的價格賣得並不高,如果說時間就是金錢,所耗費的心力與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今年已80歲的周媽媽,總是笑嘻嘻的迎接我們。
這一回的訪談長達將近兩個半月,我們跟著她循著古法,一起親眼見證一對手工燈籠的從無到有所耗費的體力、心力及種種繁複工序。

「戇戇矣做」 像竹一樣堅韌克服逆境

「我10歲時媽媽就過世了,小時後家裡很窮,有三個姊姊都送給人養。」早期農村社會不論在經濟或者物質條件都不充裕,一些家庭若生養的孩子超過承受的範圍,父母只能忍痛送養。「在沒嫁來之前,我在織襪工廠當女工,一天工作至少十幾鐘頭以上,賺錢補貼家用。」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周爸爸,28歲嫁入周家,一直是周爸爸在製燈上的得力助手。沒想到52歲時,周爸爸的驟逝讓家中頓失支柱,她一肩扛起家裡所有的工作。

「那時真的很辛苦,什麼都得靠自己,女人家又不常拿鋸子這類工具。」周媽媽回憶起那段丈夫過世後,與兒子一起硬著頭皮熬過來的日子。周老闆在父親身前也從未有機會碰觸家業,兩人只能憑著記憶摸索、學習,他們就像竹子一樣擁有堅韌的精神,在一次次失敗中累積經驗,儘管製燈步驟極為繁複,「剁篾仔、戮篾仔、穿篾仔、撥燈、呷菜宴..」 (*註1) 但每個步驟都急不得,就像周媽媽口中說的 「戇戇矣做gōng-gōng- ah-tsuè」(臺語:傻傻的做),只能一步一步照起工


*註1:篾仔(bi̍h-á)即是竹子的臺語。

剁篾仔(tok- bi̍h-á)/劈竹子; 戮篾仔(lak-bi̍h-á)/ 在竹枝兩端鑽孔;

穿篾仔(tshng-bi̍h-á)/竹枝鑽孔後用鐵絲穿線綁起;

撥燈(pué-ting)/ 在定型前調整燈籠骨架;

呷菜宴(tsia̍h- tshài-iàn)/燈籠上布後,古法會在布表層塗抹上洋菜膠。


在傳統工藝中看見純粹的生命信念

傳統的燈籠主要分為福州式與泉州式兩種,這兩種是以不同的方式製作燈籠骨架。泉州式的燈籠採用裁切後的細竹篾及麻籬二種材料,相互交叉編織製成骨幹,又稱為竹篾燈。福州式的燈籠則像傘的骨架一樣,使用上可自由開闔、方便收納,所以稱為傘燈,明冠的燈籠即以傘燈的款式為主。

有人說,文化的養成除了歷經時間的淬煉,還得靠著集體意識的活動才能匯聚源遠的流傳。對於身邊太習以為常的人事物,往往容易忽略,總認為它的存在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自然不覺有什麼,漸漸也失去探究「為什麼」的熱情。對自身的文化總是一知半解,更不曾深入了解風土、禮俗存在的寓意。

我也是如此!

幾個月下來跟著周媽媽長時間的製燈,有一次訪談結束後回到家,我走上樓到神明廳坐了許久,望著高掛著的燈龍,想起每回祭祀時,我那傳統的母親總是做足禮俗,拿著香口中唸唸有詞地虔誠祈願。燈籠或許只是個意象,但那一刻我終於明白,高掛起的其實是對美好生活的信念追求,一種盼望家人、親友與子孫這輩子都能快樂、擁有前程光明的信念。百年來,明冠承襲的傳統技藝,一盞盞的手工燈籠,成為祈願平安、幸福的載體,為全臺北中南許多廟宇、家戶點亮安定人心的力量。

字姓燈主要用於結婚喜慶,燈上會書寫男方的姓氏,代表「進燈」、「進丁」之意,迎娶後會掛在家中的神明廳堂;神明燈則是寺廟、宮廟所使用的主燈,會懸掛於廟門前,燈面寫上這間廟宇的名稱及所供奉的主神,另一面則繪製象徵吉祥的圖騰。
從生竹開始,周媽媽為我們示範古法製作燈籠的全過程。50多年歲月所累積的經驗,她神情自若地拿著三斤重的菜刀,第一步即是將又粗又長的桂竹剖半、再剖半,直至刨削成條後,再利用美工刀調整竹枝彎度。

走進手工燈籠全製程

1. 選竹

燈籠的骨架需挑選質地良好又具韌性的桂竹作為材料。一顆桂竹的養成須等待3~4年的時間。桂竹有「富貴」之意,竹子也有「節節高升」的寓意。

2. 破竹

劈開桂竹後,需刨去粗糙、銳利的竹埂表皮,接著將整支竹筒對半、再對半劈削至一根根曲度一致、易彎曲的細竹枝,過程十分耗時又費力。早年明冠的燈籠皆以全手工製作,每一只燈籠內皆會用上24根竹枝,象徵一年24節氣。

3. 鑽孔串鐵線

以電鑽將劈削好的竹枝頭尾鑽洞,再以鐵線串起12根竹枝成排,每一只燈籠須備好兩排共24根竹枝。

4. 固定台座與中軸鐵骨結構

將兩根中軸鐵骨的一端用火炙燒,鐵柱軟化後較易插入木台座,兩根中軸鐵骨成為支撐與穩固傘燈收、合時最重要的結構。

5. 竹骨塞入上下台座

將串好的兩排竹支分別穿入上、下木臺座的齒輪內固定,完成燈籠基礎的骨架。

6. 開傘成形

接著將串好齒輪的竹骨架下壓,傘骨撐開後,完成燈籠的雛形。

7. 塑型與綁棉線

展開後的燈籠雛形必須得再次調整各竹骨的間距,並讓竹枝的曲度、弧度能一致,之後用棉線纏繞固度,讓燈籠定型。

8. 傘骨塗抹糨糊

均勻塗抹糨糊在棉線周圍及燈籠上的每一根骨架。

9. 錶紗罩布

接著將紗布順平後貼妥於骨架上,並確認每一個角落都完整覆蓋,完成黏貼後則以吹風機快速將紗布上的糨糊吹乾。

10. 上菜燕

以洋菜膠(寒天),臺語稱為菜燕。在燈籠的紗布塗上菜燕,天然植物所提煉的膠質,不僅能增加表層的保護作用,讓布變得堅挺更易於彩繪、寫字與上色。

11. 風乾

均勻塗抹菜燕後,將燈籠吊起等待風乾。

12. 彩繪寫字

待菜燕完全乾燥後,布會因收縮而使燈籠變得更紮實呈現立體感,這時也來到製燈的最後一個工序,在燈面上進行彩繪,繪製象徵光明或祥瑞的圖騰,另一面則會寫字,寫上廟宇祭祀主神或家戶的姓氏祈求平安。完成後,還需再上一層銅油保護燈面,避免未來傘燈在收合時造成掉漆,工法極為考究,傳遞細膩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