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北部歷史最為悠久的漢人聚居地之一,新竹是許多在地產業的重要起點,而先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各類木器與木製家具,在新竹自然也有跡可循。這些器物除了是重要的日用物資,其上的鑿雕紋飾也是上至廟堂、下到尋常百姓家都有機會欣賞的民間藝術,不僅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更乘載著淵遠流長的文化典故與無數工匠的巧思。
雖然傳統木作沒有明確的邊界,但按照匠師專擅的施做尺度,可大致分為大木作與小木作(後者又稱細木作、幼木作)。大木作負責建築整體之選材、結構、框架、布局,細木作匠師則精於在質地緊緻的木料上進行精巧的雕刻裝飾。在建築之外,細木作匠師通常也同時善於製作祭具、家具、牌匾等各種器物。這些匠師除了為廟宇增添了莊嚴瑰麗的裝飾,也同樣在城市居民的神桌、紅眠床、梳妝台、衣櫃等等家具上,刻下了臺灣木鑿雕工藝的早期軌跡。
臺灣木家具產業的歷史變遷
早在十八世紀王世傑率親族移居開發竹塹地區前後,各種木器就隨著他們一同飄洋過海。竹塹建城後,人口和民生用品需求的日益增長,起先透過輸出農產品並從泉州、廈門一帶進口而來的木製品數量有限,取材於在地的基本桌椅櫥櫃也漸漸無法臺灣百姓所需,不少匠師或在此時相繼移居到臺灣落地生根,經營木器的製作與販售,甚至進一步收徒傳藝,人稱「唐山師傅」,才讓木器工藝有了初步產業化的趨勢。
進入日治時代,除了漢人聚居的傳統港口市鎮便於商貿往來,靠近林場的地區也因為殖民政府開發山林所得的大量原料,衍伸出更具規模的木器產業,同時兼具這兩種區域屬性的新竹自然不在話下。日治時代中後期,新竹州政府就曾有意將竹木工藝發展為具地方特色的重要產業,設立商品陳列館、舉辦各種展售活動和經常性的講習指導,邀集日本專家與在地從業者進行交流指導,積極以本地材料開發產品、推廣現代化加工技術等等,讓設計、製造和組織交流的產業架構日臻完善。
新的國際政治局勢也讓過去木材原料和產品高度依賴中國東南沿海輸入的狀況,逐漸被對日本的進出口取代。即使此時臺灣整體的木材與木製品進口總量仍然數倍於出口,未形成有規模的外銷產業,但木製品的風格、產品類別、製作工藝甚至產業組織都朝著更多元、成熟的方向發展,是臺灣木工藝產業發展軌跡上不爭的事實。
家具中的「新竹體」
由於先民的原鄉文化、臺灣南北便於近用的木料相異,再加上歷史進程中,各地產業所受的內外影響不盡相同,不同區域的木製家具在選材、結構樣式、加工手法以及裝飾主題上都略有區別,表現出各式當地流行的工藝體裁。
以舊日家庭中常見的供桌來說,新竹體在外觀上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多用透雕曲矩(以平直矩形線條勾勒出的雲紋或螭虎紋)裝飾檯版、桌腳的外立面,轉角空隙與曲矩連結處,則會嵌入更易於精雕,但不同於家具主體的異質木料,做小巧的花鳥雕刻填充。在新竹都城隍廟、竹蓮寺中,甚至還能見到几墩整體都以曲矩為骨架構成,其餘空間填滿整片繁瑣雕飾的華麗花案。
不同於南部家具以深淺色木料雕刻套嵌的「茄冬入石柳」工法聞名,中部講究描金、墨繪、嵌石裝飾,新竹體家具多以樟木和北部盛產的肖楠為主要材料,並相對少見彩繪,色彩單純大方但雕工細緻。部分區域流行的裝飾主題也能成為辨識家具產地的依據,例如多間廟宇的八仙桌上都能見到構圖一致的大幅「五獅戲球」陰刻圖樣;家庭中的新竹體眠床腳也常見「獅子戲球」雕刻。戰後外銷家具的興起,則讓傳統神話與演義故事中的人物場景,進一步成為新竹木器雕刻的特色之一。
木家具外銷的黃金歲月
二戰後,由於東亞先後爆發韓戰和越戰,大量美國軍事人員與觀光客往來臺灣。出於對異國文化的好奇和臺美軍事運補之便,不少美國人都樂於採購富有傳統東方韻味的紀念品,其中,以雕刻和鑲嵌技法表現山水花鳥、古典人物故事的木製家具自然也就成為體面的熱門選擇。除了各式桌椅、寫字檯、茶几、屏風、櫥櫃,最受歡迎的樟木箱更是以「美國箱子」之名,成為了這些外銷木製家具的泛稱。
作為傳統家具的樟木箱由來已久,顧名思義多由樟木製作,取其清香、防蛀驅蟲的優點,一般為長方體上開蓋,有金屬製的鎖扣、把手和防撞包角,常見於舊日女孩出嫁時的嫁妝之中,是漢人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具。兼具收納、椅凳、茶几等功能的樟木箱實用且尺寸多樣,品质優良的樟木箱從製圖、選料,到雕刻、鑲嵌、打磨、上漆各個步驟都有所講究,工序繁瑣且分工精細。箱蓋和箱體給了鑿花匠師開闊的表現空間,更增添了它妝點家居視覺的意義。
這波外銷熱潮不僅標誌著臺灣國際政經地位的轉變,木器工業的蓬勃展也承襲過去工匠技藝的積澱,見證了新竹的城市空間與產業人口組成變遷。
早年以服務在地需求為主的漢式木器匠師,主要集中在竹塹舊城核心的長安街、仁化街一帶,鄰近港口與市區往來的幹道,置身北門大街商業區的範圍。蜿蜒曲折的小巷中木器行叢聚,匠師之間或有師徒甚至親緣關係,往來密切,生活空間同時也是店舖和工坊。
然而到了戰後木製家具外銷增長的時期,因為生產更具規模且部分木材有所管制、往來客戶屬性特殊,所需要的人脈和資金周轉門檻都比過去更高,因此這批新的木器工廠多為外省頭家創辦,且聚集於南大路、中華路、境福街等相對位於市區外圍的空間。原來在本地自營的匠師也多轉為這些工廠的雇工,或以外包家庭工作坊的形式承攬雕刻等等業務。
1970年代,臺灣與美國軍事合作逐步終結、政治關係惡化,木雕家具的外銷訂單也隨之銳減,所幸當時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使生產工藝成熟、產量穩定,相對日本國內極具成本優勢的新竹木器工廠頗受青睞,這些廠家便轉而以花梨、紫檀、黑檀、酸枝為主要材料的唐木家具,作為主力產品外銷日本。這些簡潔典雅的和式桌、茶棚、屏風、花台,在美軍撤離後的十多年間,延續了新竹木雕家具產業的生機和活力。
直到1980年代後半葉,日本經濟局勢波動,再加上中國逐步改革開放,臺灣的木雕家具生產漸漸失去價格優勢。有的公司轉向中國、越南等地設廠,有的則改以家具進口為主營業務,更多的工廠則是關廠停業。在產業整體萎縮的環境下,多數從業人員只能另謀生路,而部分匠師或以個人工作室形式經營傳承,或因興趣使然創作不懈,都是這段曾經輝煌的新竹產業史最難以磨滅且最為「立體」的見證。
參考文獻:
諸葛正(2008)。日治中期台灣木工藝「産業」的成形與「用料」上的變化。設計與環境學報,9,1-21。
彭茂中、潘國正(2005)。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新竹市 : 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羅世維(2017)。新竹木器傢俱—美國箱仔的興衰史。竹塹文獻雜誌 65,100-112。
吳佳穗(2000)。新竹木器工業地景輪廓之初探。竹塹文獻雜誌 17,6-19。
鄭碧英(2018)。新竹城內清代至光復初期寺廟供桌之工藝賞析。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186-206。
簡榮聰(2010)。臺灣傳統家具的品類功用與特色風格。臺灣文獻,61(2),189-233。
林淑芬(2007)。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木製家具形制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