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vie – 我在新竹生活 |城事吹吹風|與竹籐編大師章潘三妹走訪南庄蓬萊賽夏部落

|城事吹吹風|與竹籐編大師章潘三妹走訪南庄蓬萊賽夏部落

2022 年 3 月 11 日

在人工合成原料的技術成熟之前,竹、木、藤等等柔韌的自然纖維,是製作各種服飾與日常器具的絕佳素材。在南庄鄉大坪山上的賽夏族部落中,一間名為「蓬萊工作坊」的編織工作室不僅保存與展示著這些日漸被淡忘的手作物件,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窺賽夏部落與周邊山林植物供存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

出生於蓬萊部落的潘三妹老師,自幼便看著父親編織各式各樣的竹籐器具。在他的記憶中,父親的手藝不僅支撐起了大家庭的生計,這些作品也廣受往來交易的漢人、日本人喜愛。耳濡目染之下,他自幼便對此有了熟悉的情感。

三十歲左右,潘三妹老師參加了鄉公所與附近部落共同舉辦的家政班,師承台灣竹藤編藝大師張憲平,就此重拾關於這項工藝的家族記憶,甚至在課程結束之後一頭栽進竹藤編工作之中,每天舟車往返竹南十多年。

遺憾的是,雖著長輩凋零和部落生活的現代化,許多傳統的技藝不復存在,從日常用具到祭典服飾,都一度被大量生產的便宜材質替代,甚至潘三妹老師在學藝的過程中想要參考族人過去編器的形制與手法,都幾乎找不到可供參考的實物。

在多年堅持與不斷嘗試後,他不僅從有限的參考中重新找回自然材料編織的日常器具,也由在世的耆老口中一點一滴拼湊出許多如今已鮮為人知的技藝和傳統,並將不同象徵賽夏傳說故事的紋飾結合在他的作品之中,打造出了兼具實用性與文化內涵,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藝術品,數次得到包含國家工藝獎在內的許多獎項肯定。

已有超過三十年資歷的潘三妹老師,至今仍在故鄉持續開設經營著工作坊,在展示與創作的同時不忘帶領造訪此地的遊人體驗蓬萊部落的自然環境和傳統文化,甚至親手體驗編織物件。

在老師的介紹中,沿著山壁與其他植物蜿蜒攀附的黃藤、製酒時會用上的姑婆芋葉片,傳統祭歌對應的各種植物,以及芒草對於社群和信仰的意義,都讓我們有機會從部落生活的視角認識周邊生態。

這些植物不僅能打造五花八門的容器、漁獵道具,也在信仰祭儀、部落會議等等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當paSta'ay(矮靈祭)的臀鈴從亮片與銅管,重新變回麻織網布和竹管,在地素材所連結的傳統文化也就再次換發了新生。


蓬萊工作坊

章潘三妹於1996年成立的竹藤編織工作坊,致力於賽夏族傳統的竹籐編織品的創作與教學,提供預約制的在地生態導覽和工藝文化體驗。

電話:03-7821226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紅毛館1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