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徵收一座市場:想要保持傳統市場價值,攤民賴以為生的土地即將被徵收?

如何徵收一座市場:想要保持傳統市場價值,攤民賴以為生的土地即將被徵收?

2020 年 6 月 9 日

關東橋,位於新竹市區主要道路光復路的末端,緊鄰著竹東鎮,是往來於新竹竹東之間必經的地方。而從關東橋往北走幾公里,穿過科學園區即到了寶山鄉,是新竹縣重要的農業區。位於關東橋的關東市場因交通便捷而成了鄰近地區農民匯聚的重要市場,不少來自竹東與寶山的農民,都將農產品帶到關東橋市場、竹蓮市場販售。

關東橋市場地處閩客交界處,清朝雍正年間就有開墾紀錄,聚集到到舊地名「金山面」開墾以來,此地即是居民日常採買、貨物集散的場域。傳統客家米食、閩南小吃、及至後來的眷村菜,在這裡仍保有其老滋味、尋覓的到老故事。近年市府積極規劃「關東客家主題市場改造計畫」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市場大樓改造即投注9500萬進行整修。

在期待著新大樓再次帶來社區市場生機、整合零散攤商的同時,市場內多數來自寶山鄉的攤商(即農民)卻因科學園區徵收而輾轉難眠。活絡、繁榮關東橋市場,似乎潛藏許多危機。

鄰近寶山鄉農民自家生產的蔬菜瓜果。圖片來源:readmore

種稻米還是種奈米

家住寶山鄉園區三期的彭阿婆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在田裡澆水施肥後便搭上 5608 公車,將新鮮摘採的蔬菜帶到關東橋市場販賣。前往的路上她邊整理著手提的菜堆,葉菜就賣三把五十,瓜果剛收成還未到時,價錢可能不錯。阿婆如此盤算著今日完售後可能的收入;

家住園區二期的羅大姊,自上次自救會開會後,每日苦惱著賴以為生的田地被徵收後的生活該如何繼續。補償金遠遠低於新購農地的費用,居住的房子可以隨便找,但同時要找到可以耕種的田地不容易啊,縱然找到了,也可能離熟悉的關東橋市場相當遙遠。羅大姊一輩子以賣菜維生,有人建議她就到果菜市場批發就好,務農實在太辛苦;

家住園區二期擴建計畫範圍的李大哥,因機器損壞,中斷了製作自家製豆腐的工作,面對即將被徵收的廠房,思考是否要再翻新老舊的機器與廠房。李大哥來到關東市場的攤位,僅擺上食品工廠製造的冷凍素料,關於自製的招牌豆腐,他僅是不斷跟消費者抱歉。

2019 年,國發會將台知園區、竹科三期竹科中長程發展計畫之中,土地凍結限建近 40 年的園區三期(竹東頭重、二重),歷經三次徵收的璞玉農民,再次面臨徵收的危機。2020 年,為了解決台積電三奈米研發廠房的用地需求,竹科管理局再對於寶山展開徵收,總計將達範圍達91公頃。

在這工業農業搶奪土地的過程中,原是用來種植果樹、稻米與各式蔬菜的農田即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奈米廠、科技廠與新興住宅區。原本的居民將會搬遷,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科技新貴的家庭;原本的農村生活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產階級的鄰里生活;原本的泥土水圳將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柏油與地下水道。

關東市場的在地生命

趕集,是許多位於城郊市場的特性,小生產者從農村來到都市的邊陲,帶著自家生產的食品與食材,於都市與消費者積極的相遇。日復一日從竹東、寶山趕集而來的小生產者,構成了關東市場的青春活力,他們以合理的價格在街邊販賣,有時承租攤位擺上自家做的餛飩、豆腐、蘿蔔糕,有些家庭從祖父母輩開始,數十年來皆以此方式維生。

來自竹東與寶山的小生產者增添了關東市場豐富的多樣性與在地性,新鮮的食材與蔬果自產地直送,每一樣都體現了地方風土、傳家手藝與農法技術。走一圈關東市場,光是麵條就能找到好幾家不同的口味,熟悉市場的人能區分各家小農之間的特色,有時甚至能在農民的攤位找到意想不到的寶物。

相較於超級市場、批發市場,傳統市場考驗著消費者的眼力,也考驗討價還價的技術,尤其小生產者總是很能吹噓自己商品,但親密的交流也成了逛傳統市場的樂趣。

不需要特別指出小農所種出的品質,無論好壞,這些充滿差異的商品,已使關東市場成為消費者可以逛,可以尋,可以聊,可以熟悉的地方。消費者可以找到信任的菜販,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食材,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找到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差異,逛一座因「人」而無法逛膩的市場。

關東橋市場的在地性不僅是來自於在地的食材,更因為被鑲嵌於在地的經濟體系之中而成為在地生產者、在地農產品經濟活動的在地市集,並藉由這些積極與地方風、水、土互動的人事物,而得以宣稱其在地文化特性。

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圖片來源:readmore

傳統市場的生與死

市場作為飲食交易發生與聚集的場所,是農業上游與下游的樞紐地。若有一天,這些來自客庄的小生產者消失了,路邊吆喝賣菜的阿婆消失了,自製豆腐、桔醬、油蔥與紅糟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南部批發市場、進口蔬菜水果,食品工廠所生產的豆腐、醃菜與麵條,關東市場還能是一座熱鬧有趣的市場嗎?還稱得上是一座充滿閩客風情的市場嗎?

迫遷的攤民失去的,是原生家園與土地、長期賴以為生的生計,以及面臨重操舊業的現實困難。因國家產業發展,城鄉再度失去了更多的農田、在地自主糧食、農村的社會生活型態、農民在此聚積的知識與技術。農業的破壞連帶影響了下游的生產者,在地的食材消失,食材與食品原料必須向更遠的地方購買,最後可能很快由超級市場、大賣場取代,整合到市場經濟的邏輯之中。在這個徵收計畫,人民失去的,是一座座傳統市場與農村、一塊塊多樣性的飲食文化場域、以及一筆筆聲稱改造市場維護傳統的納稅錢。

政府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義務,然而是安誰的居?樂誰的業?期待政府成為協商中介,與在地居民充分討論、協商進而決定的優良機制,隨著徵收的消息燃起,關東橋市場、竹蓮市場的攤民們正面臨失業的危機,轉為依賴中盤商的零售商,進而留下一座逐漸被標準化、機械化,失去在地特色的傳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