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麥田的田埂上,操著一口熟悉的海陸腔,一如所有長輩,田大哥(田守喜)考驗著我的客語會話能力。前一晚,田大哥於Line上發了自己與小麥田的合照,沒有長輩圖的精緻註解,也沒有太浮誇的修圖。
照片上的田大哥,驕傲且喜悅。
關於小麥的記憶
田大哥是少數在北台灣大規模種植小麥的農夫之一,土地就位於目前「竹北東海璞玉田計畫」的徵收範圍之中。累積三年經驗,在約八分的農地上,以撒播、自然農法、無農肥料、純靠地力的方式種出金黃飽滿的麥穗。務農的痕跡,真切地刻劃在田大哥麥黃色的肌膚,粗糙地反射早晨的陽光,他面著陽光、背著遠方的山巒,欣賞著即將收割的麥田。
// 風輕輕地撫過
乾燥、懷舊、褪色的氣味捲進濕潤的鼻腔
吹去輕薄的麥芒,留下裸露且飽滿的麥粒 //
「這是真正的新竹風選,」田大哥遞上褪去麥芒、脫殼的小麥粒:「吃吃看。」混合著口中唾液,麥粒被臼齒磨碎,麥香在鼻腔散開,咀嚼一段時間之後,逐漸變成有筋度的小麵團,像口香糖一樣。
有些人因麥田圈與外星人的暗示而感到神秘,有些人因拾穗畫作中辛勤勞動的農婦而憤恨不平,有些人因小王子故事中的麥田比喻而感到幸福。有些人對於田大哥來說,小麥因承載他童年對於美援的記憶而美好。小麥隨著美援來到台灣,一周一次,麵粉摻著裸麥而製成饅頭,放在營養午餐的餐盤裡,在那個年代,淡淡的麵粉香是多麼獨特且美好的滋味。
相比於稻田的油綠盎然,麥田的金黃酥脆在東海里形成獨特的風景。所幸麥田隱匿在田間小徑終點,避開了熱門的散步、腳踏車路線,偶有婚紗攝影的侵擾,但更多是寄食的鳥兒與田鼠。
九點多了,收割機因電池損耗而遲遲未到達現場,只見田大哥拿著小鐮刀於機器無法採收的邊角,一次兩、三株,從麥稈底部切斷,湊成一束束的麥花。
麥農的試煉
大夥拿起攝影機,田大哥擺好pose,面向太陽,背向麥田,滔滔的講起他種麥的原委。轟隆轟隆,收割機姍姍來遲的駛入等寬的小路。
田大哥所選種的麥種是台中選二號,屬於中高筋硬紅麥,蛋白質約12%,適合做成麵條、饅頭等中筋食品。 小麥的生長期約120天,如果天公作美,每公頃可以產出約兩噸的收成。
為了趕在春雨來臨之前收成,田大哥於去年十一月就進行播種,從發芽、展葉、開花到結果,歷經四個多月的生長,田大哥選於三月十七日的今天收割。
小麥地種植在台灣仍遇到許多困難,農民普遍對於小麥種植不了解,缺乏相對應的技術與知識,也不知如何對抗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相對於種植稻作的穩定收成,多數的農民不願意冒此風險。縱使政府對於雜糧生產祭出一公頃補助六萬的政策,實際上的成效仍相當有限。
因為小麥種植的面積過少,導致單一麥田所遭受的鳥害則變得格外嚴重,對於不施化學農肥料的田大哥來說,構成相當大的挑戰。
能有今日的收成,田大哥費盡苦心,適逢今年少雨、乾燥氣候,也感謝老天賞臉,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記者、農會主任、農糧署官員、親朋好友皆來關心這片特異獨行的麥田,見證收成的結果。
搶在春雨前收成
歷經了將近三個小時的採收,原本漫片的麥海已成光禿的農地,麥葉、麥芒、麥稈散落一地,田鼠青蛙驚慌逃竄,至於收成的小麥,已在發財車的背後堆積成座小山。工作人員一邊喝著田大嫂帶來的冰涼豆漿、米漿(自家種植的米),一邊將剛收成的麥穗捧在掌心,再從指間的縫隙滑落,淡雅且樸素的氣味,飄散於入春的早晨。
難掩內心的喜悅,田大哥自豪的解說種植的過程、技術上突破,堅持種植小麥除了維持生計外,伴隨著另外一層嚴肅的意涵,即是對於糧食主權的捍衛。
糧食主權
糧食主權是由國際農民組織農民之路(Via Campesina)於1996年所提出的概念,強調社群對於糧食生產、分配、飲食內容與農業系統的自主權力。透過糧食的自主生產,重新賦予農民與社群對抗全球農糧體系的能力,對抗全球資本對於地方侵蝕的力道。
自1951年美援進入台灣後,麥,已然是我們生活中無可或缺的農產品,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改變了糧食的生產結構。但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的統計,台灣於2016年的糧食自主供給率僅有34% ,每年進口約一百一十萬噸的小麥,國內生產的小麥卻占總量的不到0.1%,大部分仍進口自美國。
面對武漢疫情所帶來的全球混亂,田大哥笑著說:「似乎大家也開始意識到糧食自主的重要性,避免過度的依賴才能保障我們度過糧食危機。」
種植小麥,作為台灣糧食自主的實踐,試著為台灣的農業發展提供不同的可能。
守護土地的人
田大哥總是疼惜土地與辛勤耕種的農作,心疼因荒廢而被徵收的農田,心疼因化學農肥料而破壞的土壤,也心疼著因收割機操作太快而未被收集的麥穗。
憑藉著豐富的經驗技術,感謝著天公的賞賜,田大哥笑著蹬上發財車,準備載著如山的麥穗返家,準備於月底再種上新的稻苗。
大夥還沒離開,鳥兒已飛回田裡撿拾被遺忘的麥穗。
延伸閱讀:新竹竹北東海璞玉田計畫
新竹縣政府計畫配合高鐵區都市計畫,在新竹縣的竹北、竹東、芎林一帶推出「璞玉計畫」(後改名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由交通大學主導,以交大竹北校區為軸心,設計一個高科技研發的產官學聚落,吸引高科技人才進駐,帶動高鐵週邊的地方發展。
自2001年以降,陸續辦理區段徵收,計有:竹北的縣政一期、二期、高鐵特區、台科大區、豆子埔區及湖口、新埔、關西、芎林等數千公頃之農地變為建地,目前多數還在施工中或空地閒置,內政部已審查通過,縣政府正在徵收行政作業中的璞玉計畫共計約447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