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聲 是安怎聽起來/那麼大聲
嚎一聲一聲 打入心肝/像人生的驚惶
阿娘的聲 交代我在外面/三餐要吃
放在心肝內 一聲一聲/目屎是流未煞
亻厓轉來了,亻厓轉來了
── 黃子軒〈我轉來了〉
對於在鄉村出生成長的人而言,所有更吸引人的教育環境、工作機會、消費娛樂,似乎都在遙遠而繁華的他方,也因此,成長的路似乎就成了一條離開家鄉的單行道。數不清的異鄉子弟在人生最精彩的年華為了升學、求職等等原因,前仆後繼地流往都市。
然而,正因為「向前走」是許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甚至是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過程,於是重歸家鄉、將自己種回來,以一種陌生而熟悉的視角,再次親近故土的人物與文化,反而就成了一個更不容易且需要勇氣的選擇。
從「上台北」,到轉來「上鄉」
音樂做為一種複雜的文化形式,同時結合著旋律節奏、語言文字和公眾展演等面向,也因此承載著個人離鄉與歸鄉,甚至是關乎族群身分的曲折故事。
黃子軒出生成長於新竹,剛出社會時在台北從事影視產業多年,有企劃、製作不少電視節目的經歷。那時,下班後的他總是埋頭於自己的創作,寫歌、練團、投稿到唱片公司,希望能藉著音樂打出一片天。
隨著作品逐漸累積,當時的樂團「暗黑白領階級」首度憑著專輯《回家的路》贏得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的他,在努力漸漸被更多人看見、有機會在台北更舒適地發展時,反而決定展開一段不同的冒險,踏上這條回鄉之旅。
他曾在山城關西駐村創作、沿著台三線的都會到山村舉辦歌謠祭,也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山線平快計畫」,沿著鐵路在大小車站中即興唱遊,從起點到終點、沿途的各個停靠站,都留著黃子軒與團員演出的足跡。在持續的行動和演出計劃中,他不僅沒有後悔回鄉,反而更加肯定了這些不同於都市的機會,拓展了他的視野和生活。
雖然許多人的想像跟習慣會認為,音樂展演的機會和場景高度集中在台北,然而那些遠離城市的精彩故事,與家鄉親友一起共享的語言和記憶,是都市生活無法取代的。為什麼回鄉一定是「下」,不能是一條向上的路?
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竹北客家人,從小又在眷村文化中成長的黃子軒,在很早的創作中就開始兼融多種語言,這樣的歌看似在「語言獎項分類」中沒有容身之處,卻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常態,也是多數台灣人最日常的語言情境。
以這樣跨越語言藩籬的創作為起點,黃子軒走南闖北串起城市和故鄉經驗,現在選擇進駐東門市場,打造兼具專業錄音室與現場演出的「東門REC & LiVE」空間,帶狀音樂廣播節目「作客REC&LiVE」,還入圍2022年廣播金鐘類型音樂節目獎。
曾經在返鄉之路上唱遊連結、將音樂的能量注入小鎮的子軒,如今仍常駐於新竹舊城青年基地一帶,提出各種實驗企劃,試圖讓新竹舊城生活和音樂之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持續發掘在地社群與表演藝術結合的可能性。
客語彈唱串起一家三代
對於在客庄竹東長大的曾仲瑋來說,台北同樣是充滿魅力的機遇之地,求學與工作路上一待就是十多年。雖然他過去的所學和職涯與演藝之路相去甚遠,但喜歡唱歌的他從高中接觸吉他,一直對音樂懷抱熱忱,大學開始在餐廳駐唱、接觸到台北繽紛的音樂場景後,也開始嘗試自己創作,在軟體工程師的職涯之餘四處參加歌唱比賽、選秀節目。
隨著經驗的累積和幾次參加創作競賽的斬獲,仲瑋愈發專注於客語歌謠。特別的是,剛開始創作這些歌曲的仲瑋其實是不會說客家話的,甚至在電視節目中接受訪問也都是以華語對答。在慢慢「把母語撿回來」,甚至考取客語認證、客語薪傳師資格的過程中,他也萌生了返鄉生活的念頭。現在他除了透過音樂,同時還經營著社區長輩客語活動,以及校園學童的母語教育等等,讓這份文化的生命力能拓展到更多場域。
在2016年曾仲瑋發表的首張創作專輯《掌牛哥》中,由於對客語尚不熟悉,許多內容都是由他的母親劉玉梅填詞,這些歌曲連結著母子兩代人,記錄了不同年代客庄生活質樸點滴。2020年底,他將自己一路走來、回到家鄉繼續歌唱的故事記錄下來,發表第三張創作專輯《O nga O nga》(嬰兒嬰兒),歌詞中充滿了成家、為父的心情,也入圍第32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
長大後才自己重新學習客語的仲瑋感慨,客語歷經了政策斷層後,彷彿是處在急救病房中的語言,所以無論是在家中與孩子溝通,還是到國小進行母語課程,都是他親自投身其中,希望能帶來改變的嘗試。
當代客家創作不僅是流行音樂元素和語言的自然結合,創作內容與演出形式更接續著傳統文化,說出了他們各自親歷的回家故事。例如每年正月二十,年節的尾巴、農忙之前,是許多客庄都會慶祝的「天穿日」,好好休息,為新一年的工作養精蓄銳,而竹東在這天舉辦,延續了數十年的客家山歌比賽,早已成為各路好手較勁、同歡的舞台,就算沒有機會親臨現場,我們依舊能在仲瑋創作的〈天穿日來唱山歌〉中,一窺這個特別的節慶。
北漂多年的兩人,如今都已經與下一代一起回到新竹生活。求學和就業的壓力曾經讓他們離家越來越遠,然而音樂的牽引最終又讓他們選擇轉來故鄉,繼續譜寫人生的下一段樂章。